365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365看书 > 大宋私生子 > 第361章 海贸引发的思索

第361章 海贸引发的思索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大人,咱们家现在商铺遍布各地,招募生活无着的百姓,这应该不难,不过……”

“放心吧,杭州府和市舶司那边我都会打好招呼的,市舶司会放松对咱们家的商船的检查,但你们切记,别因此偷税漏税,咱们家不图那点钱。否则一但被市舶司的人发现,到时人家恐怕就不好说话了。”

“大人放心,此事以前夫人就曾吩咐过。这一点小人可以保证,咱们家的商号绝没有逃税行为。”

杨逸笑笑,斟了杯酒递给他道:“那就好,至于内地怎么办,这就看你们的了!”

“是,大人,小人一定不负大人所托。”

吩咐完这事,俩人吃了几口小菜,杨逸这才接着问道:“南洋那边情形如何?”

杨逸态度随和,李南通也渐渐放开了,不再那么拘束,他含笑答道:“大人,去年咱们船都在跑日本。只顺道去了一趟高丽,南洋那边还没走过,不过,江南商会里面倒是有七八艘船去了。”

“哦,都去了些什么地方?”

“交趾、占城、真腊、麻逸、渤泥、三佛齐都去了,带去的主要是瓷器和丝绢等物,带回的有金银、胡椒、珊瑚、犀角、玳瑁、象牙、龙涎香、沉香等等。无论是带去的物品,还是带回的物品,价钱通常都相差至少十倍以上……”

李南通侃侃而谈。杨逸倒是学到了不少新鲜知识,至少知道玳瑁是一种海龟壳了,南洋产地的胡椒一钱银子能买十斤。回到大宋要卖二两半银子一斤。其间的利润以百倍计。

龙涎香、象牙这些更不用说,龙涎香是皇室和大富大贵之家才用得起的香料。

象牙用来制作官员上朝用的笏板,除此之外还可以制作印章、雕刻精美的摆件、坠件、香薰炉、球等各种精美的工艺品。

这些东西在大宋都是倍受青睐追捧的,而大宋的瓷器丝绸、绢布、漆器、首饰等等,销到这些地方同样是十倍、几十倍的价钱。

可以说,只要顺利,一个来回赚半船金银绝对不算夸张。

杨逸和李南通聊了许多,不知不觉中一壶酒喝完,又加了一壶,杨逸从中意识到一个问题。从海外进口的商品大多是珍珠玛瑙、象牙龙涎香这些奢侈品。

这对大宋而言,到底有没有利?

市场有需要,禁止奢侈品流入是不可能的,但随着海上贸易的日益繁荣,这个问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才行。

对这个问题。杨逸了解的不是很多,但在后世,对进口奢侈品征消费税,这几乎是各国通行的税法。

而大宋现在没有这项税法,因此引起了杨逸的思索,他手指又开始轻敲着桌面。仔细思量着。

奢侈品不是普通的商品,普通百姓是消费不起的,只有那些高收入人群才能消费,对奢侈品征消费税,也就是对富人征税;

这应该是调节收入分配的一种很好的手段,朝廷因此增加的收入,再以二次分配的形式,用于对低收入群体减税补助,从而缩小贫富差距,有利于社会公平,尽可能防止两极分化。

对高收入者来说,他们不会因为增税后奢侈品价格高而不去购买,恰恰相反,让大多数人可望不可及的感觉,正满足了他们的“炫耀性消费”心理。

一件美丽的东西若价格不昂贵,便被会视为不美丽。这种心态在什么时候都是一样的。

而高收入者购买得越多,朝廷的收入越大,也就有更多的能力来补助低收入群体,比如,对那些贫困户的孩子免费入学,或是给他们减税,减轻他们的生活负担。

而且日前大宋的商业税收入太低,这也一直是杨逸思索的问题,他在户部查过一些档案,

太宗至道年间,商税400万缗,岁入2224万贯,商税占18%。

真宗景德年间,商税 450万缗,岁入4721万匹贯,商税占约9.6%

真宗天禧末,商税804万缗,岁入15085万贯,商税占5.3%。

仁宗庆历初年,商税1975万贯 岁入15359万匹贯石两 商税占约12.8%,

仁宗皇佑年间,商税786万缗。岁入12525万贯,商税占6.2%。

也就是说,大宋的商税从未超过财政总收入的20%。这对商贸如此发达的大宋来说,杨逸认为这种税收比例是非常不合理的。

商人非常有钱,但承担的税赋不重,农耕的百姓生活困难,大部分赋税却要由他们来承担。

以前杨逸就曾想过这个问题,但他担心增加商税会让大宋的工商业凝滞,因此一直没提出,而现在针对奢侈品征税,这应该是一项可行的办法。

李南通告退之后,杨逸一个人回到书房,写写划划,把自己脑海中比较模糊零乱的想法加以归类整理,逐步拟出章程……

{感谢各位书友的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