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365看书 > 唐时月 > 第202章 县令来访

第202章 县令来访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孙思邈与楚钰自从进了厢房就再也没有出来过,一头埋进李丰满赠给孙思邈的那数本医书之中,连晚饭都没有顾得上吃。可见李丰满所抄录下来的那几本医书对他们的吸引力究竟有多大。

虽然后世很多人都认为中医自唐代之后,就开始逐渐走向了没落,再少有能像扁鹊、华佗、张仲景、孙思邈之类的传世名医现世。

医学著作方面更是差强人意,除了明代出了一本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再难有《皇帝内经》、《灵枢》之类足以开辟一个流派的新奇医学名著问世。

但是不可否认,随着时间的推进与历史的发展,随着各类医学知识的源远传承,每个时代的杏林之中,总是会出现一个或是一群能够让人眼前一亮的名医神医。

虽然他们的名气或许很难超过前人,但是在行医的过程中,在面对着各类各样病人及各种新奇古怪的病症时,总会有人把他们自己的行医经验总结起来,以供后世子孙参考。

时间久了,传承多了,自然也会有不少能够让人眼前一亮的医书出现。

而李丰满赠给孙思邈的那几本医书,除了《针灸甲乙经》与《肘后备急方》是唐代之前的医书之外,其余几本医书,皆是唐、宋、元、明、清几个朝代之中所汇聚出来的比较出彩的医学著作。

一些新药的应用,一些新方的辩证,还有针灸手法的改进,以及一些新学医理的阐述,这些东西,都绝对是现在这个时代的医者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的东西。

尤其是那本《温病条辩》,更是让孙思邈茅塞顿开,读之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对之爱不释手。

温病学起源于战国时期的《内经》,到秦汉晋唐时期,温病皆被当时的医者归属于伤寒范围。

在孙思邈的《千金要方》之中,也有关于温病学的类似记载,但是却还是没有将其中伤寒这一大概念之中摘脱出来。

后世又经过两宋金元时期的变革发展,历时数百年的转变,温病才开始渐渐脱离伤寒的范畴;时至明清时期,才有人逐步总结出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和诊治方法,从而形成一门新兴的临床学科。

而这本《温病条辩》,就是清代名医吴瑭为温病通论所作的医书,里面详细论述了温病学的各类辩证基础,更是首次提出并创立了三焦辨证理论,被誉为清代温病学说的标志性著作。

李丰满拿清朝的医书来给唐朝的名医观看,中间的理论进程相差了足有千年时光。

哪怕孙思邈是唐代的药王,在后世也被诸多名医推崇备至,可是还是被这千百年之后的新兴中医理论给整个得有点懵圈,医书中哪怕是最常见的一些观点,也都能让他眼界大开,惊为天人。

楚钰的目光则放在了《针灸甲乙经》与《肘后备急方》上,这两本医书都是先于唐代的名著,《针灸甲乙经》是出自西晋皇甫谧,《肘后备急方》则是出自东晋葛洪。

楚钰对这两本医书早有耳闻,可是却因为数百年间的流传缺失,一直都不得见其全貌,现在突然在废太子这里得到了全本,他自然是喜不自胜,恨不得直接把这两本医书全都印到自己的脑子里面。

两位当世名医,全都沉浸在李丰满所抄写的几本医书之中,孜孜以求地汲取着书中的各类医学知识,并在脑海里与自己所学相印证,去芜存菁,不断地提升着自己的医术理论。

“别去打搅他们。”听到老富贵儿的禀报,李丰满轻摆了摆手,道:“那些医书不看完,他们是不会出来的。你只需记得一日三餐给他们准时送去即可。”

老富贵儿应了一声,然后探声道:“可是四小姐的身体……”

“无妨的。”李丰满不以为意道:“兕子的危机不在现在,只要能将孙思邈留下来,根治只是早晚的问题。”

晋阳公主的身体现在恢复得不错,只要坚持服用药膳,她的身体只会越来越好,眼下并不会有什么问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