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富的文凭肯定能跟贾六二丈人博清额一较高下。
二人都是翻译官出身。
这个翻译官是大清特色,就是八旗都统衙门推荐举人出身的满蒙子弟经会试中试后,由礼部特奏翻译进士出身,不参与殿试,不立题名碑记。
翻译进士会试考的是什么呢?
满洲翻译将满文翻译成汉文或者用满文作一篇论,蒙古翻译是蒙文直接翻译成满文,不准翻译成汉文。
好比南京人进了考场只要把方言“阿要辣油”,翻译为普通话“请问,吃馄饨要不要加辣油”就能高中进士,但不准将南京话译成英格来西以及八嘎亚路。
然后一人发一个进士资格证,凭此证书就能做官,且起步优于汉人进士。
同样,有翻译进士就有翻译举人,翻译生员。
大清鼓励八旗子弟多习骑射,不鼓励参加科举,所以翻译科同拜唐阿考试,还有咸安宫官学,各都统衙门设立的旗学,都是朝廷用于培养八旗子弟的硬件设施。
当然,如果八旗子弟主动参加科举,朝廷也不反对,能考出好成绩者更能得大用。
毕竟,科举考的那套是汉人的玩意,满蒙子弟不太玩得转,真能干翻一帮汉人学霸高中上榜,也是八旗的荣耀。
但一百年下来,八旗子弟考中进士的屈指可数,哪怕为了照顾八旗子弟单独开了满蒙榜,考试内容比汉人学子少三分之二,录取人数也相对较少。
乾隆登基后更是不喜八旗子弟参加科举,导致每年录取人数更是直线下降,上届只录了满洲蒙古27名,汉军12名。
贾六他大姐夫王志安考了十多年顺天府乡试,连个举人都考不上,一方面是试卷太难,另一方面其实也表明八旗子弟文化水平太低。
然而就大姐夫的水平,在贾六眼里那都是教授级别了。
纵如和珅这种人才也在乾隆三十四年试图挑战科举,结果名落孙山,只得无奈以文生员身份回家继承正三品的轻车都尉爵位,年纪轻轻享受部副待遇,然后在老婆祖父英廉的帮忙下进宫当了正五品的三等侍卫,之后坐火箭般一窜上天。
汉人那边考中进士最多授个正七品,然后慢慢来吧。
因此,单从文化水平来讲,老富跟老博理论上就是个初中生。
讲政治地位的话,老博出道就是六品副厅,老富差一些是个从七品副处,这是大学生能比的?
当然,不排除二老初中毕业做官以后都进行了函授,提高了学历水平同时,也提高了业务水平以及相应的见识。
所以,学历不重要,重要的是工作后有没有充实自己。
这么一看,老富显然工作后不停充电,要不然不会贾六一说个司马懿,他就能立即联系现实想到了高平陵。
“日他个先人板板,龟儿子,老子一吊子甩死他!”
翻译官出身就是讲究,在四川呆了不到两年,老富就把四川人民的语言精髓给掌握得明明白白。
“大哥,莫得冲动,他弘历老汉儿出门叫车子撞死喽撒,瓜娃子,贱西西,这娃是该死,老子也恨不得扯起他鸡儿给他来个过肩摔,可大局要紧,大局要紧撒!”
要不是贾六死命抱着,老富铁定又冲到永寿宫再打乾隆一顿了。
好说歹说,总算给劝住。
“他妈卖批的,砍脑壳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