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365看书 > 官笙 > 第0193章 炒作

第0193章 炒作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三天后,张思文《保持城市特色,彰显城市个性,以建设经济大省的宏大气势统领矿产整合》一文专题研讨会在省城隆重举行。

研讨会以省社科联、山大哲学系、《山鲁实况》杂志社的名义联合主办,而研讨会的实际张罗人,则是愈彦。

愈彦是第一次操办这样的研讨会,根本不知道从何入手。好在罗教授手下那几个博士生,得益于在老师身边时有见习的机会,对于这样的活动早已驾轻就熟,会议的主要事务基本全由他们办理,愈彦只负责开支钱款、及时入账即可。

根据那些博士生师弟师妹的介绍,按照正常情况,若是召集一个像模像样的理论作品研讨会,起码得提前一个月时间开始筹备,先得把作品发到有关专家、学者的手里,按照各位专家、学者的学术涉猎范围,给出大致的评论主题与角度,而后还得对他们的准备情况有一个基本规范,防止一旦到了会议发言时,有观点相互冲突者擦枪走火或当场叫板,局面不好收拾。另外,对于会议地点的选择、会场的布置、座位的编排,以及发言顺序的先后,等等,都应当有一套严格而完备的程式。

可是,张思文这个作品研讨会,因为时间紧迫,加之真实用意并不在于内容,而在于形式,过程才是第一位,因此就一切以简化、速成为原则。

按照博士生们的安排,先要邀请的不是专家、学者,而是新闻媒体的那些知名记者。在这方面,他们有一班相当热络的记者、编辑朋友,一个个电话打过去,完全不提作品题目、内容、研讨主题之类,甚至在提及作者时也只说,“是个有实权的市委书记。”在他们嘴里,连张思文三个字都无需提,最重要的主题词则是“每只红包一千块”,或者“你们那里总共五千”云云。

不过丑话也是说在前头,对报纸记者的要求是“稿子必须保证在醒目位置刊登,不能少于一千字”;电视记者“晚上本省新闻联播,时长不低于三十秒”;电台“新闻加专访,新闻全天滚动,专访连续三天复播”。看着一帮师弟师妹的娴熟操作,愈彦感觉自己就像来自另一个世纪,他只能在心底感叹,真正创造和改变这个世界的,不是人,而是时间。

约好了一帮记者,离研讨会就剩下两天时间,博士生们这才开始邀请参加会议并且要在会上发言的专家、学者。他们那儿,早有罗教授开列的一串名单,无非是省社科联的主席、副主席及秘书长,《山鲁实况》的几个主编、副主编、责任编辑,n大学哲学系的几个资深教授,另外也请了省委办公厅、政研室、宣传部等几个要害部门的官员。

大家知道是罗教授、汪省长牵头,又放在希尔顿那样级别的酒店,对此行人情效应与经济效益自然心中有数,于是一律痛快答应。至于到会上发言的几个人,则早就由罗教授、汪省长出了题目,博士生们写好初稿,直接通过写信送到各人名下,有的甚至直言,稿子不必先看了,开会时拿到文本稿件即可。

会议请柬也通过罗教授送到王书记秘书手上。日理万机的王书记事务那样多,自然不可能参加这样一个小型研讨会,可也发下话来,“既然研讨就认真坐下来解决点实际问题,真正为推动经济大省建设做点实事。”

王书记这句话虽然经过秘书之口转述,已经不是原汁原味,也完全是口语化表述,而在罗教授听来,却是了不得的大事。罗教授当即指令会场打出横幅,上书“认真探索,求真务实,积极推动经济大省建设”,并要求新闻报道时一定要把王书记的上述重要批示加进去。

对于召开这次研讨会,张思文在安泰方面原本并不准备声张,这一方面出于其一贯低调的行事风格,另一方面也不想因为太过张扬而刺激了吴麒他们。

可是愈彦提醒说,“会议报道见诸报纸电视了,还是会惊动安泰,那样反而会让人感觉我们做得不够阳光。”张思文一想也是,就主动邀请了吴麒,陈勤等人,却采取了模糊战术,并不道出真实前因后果,只说是省社科联等主办方硬要这么做,他自己也是赶鸭子上架、勉为其难。吴麒听说了,心里难免一坛子醋打翻大半,感觉这个张思文挺会来事,一篇文章居然做出这么大的道场,嘴上却一个劲恭喜连声。再一追问,知道省里并无领导出场,特别是王书记那边好象没有什么动静,当下也就全都借故推托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