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门卫打好了一声招呼,自己独自一个人就在清河城里面溜达起来。城里面比之以前繁华了很多。城内店铺林立,贸易兴隆,早市、夜市昼夜相连,酒楼、茶馆、瓦子等错落有致。商品种类增多,各种类型的集市出现。许多农副产品和手工业品开始转向市场,成为重要的商品。如农民剩余的粮食,
篾匠所做的竹木器等。城市中还出现了定期和不定期、专业性和节令性的各种不同类型的集市。商税收入,越来越成为城主府的重要财源。
街道上百姓来来往往络绎不绝,大街上有穿着锦衣的美妇在侍女撑着的伞下踏着莲步,闺阁少女低头垂首含羞带怯走入丝绸店,还有粉雕玉琢的女童牵着母亲的手,娇笑着想要买冰糖葫芦,当然这些女子们身后都跟着煞人风景的家丁。各种各样的叫卖声相互应和,偶尔一两辆马车经过,大人牵着稚儿避过马车,挑了几个包子。男子们包着头巾,穿着粗布麻衣,街上赶集着,眼神无意识瞄着街上的美少女,美少妇,想起家中的糟糠之妻微微摇头。
楚山自己也没有什么目的,碰到小吃店就停下来,买上一点,随便吃吃,倒也惬意。边吃边走,同时听着这些商贩的讨价还价声音,不由得恍惚是回到了前世,这里不再是遵循丛林法则,这里有法律保护弱者,百姓安居乐业。想到刚刚来的时候,百姓哪里有这么活泼,都是一脸的麻木。看到这些成就,楚山不由得感到几分自豪,毕竟这是自己独自打拼出来的。
走着走着,一会儿就来到一座酒楼。门口贴上了一个很平常的招牌--王氏酒楼。信步走了进去,立即有一个店小二迎了上来,问到:“客官里面请。”“给我找一个临窗的座位,在来上几个小菜,两斤牛肉。”打发了店小二之后,楚山坐了下来,大堂中人很多,三教九流的人都有,难怪有人说茶馆酒楼是消息最灵通的地方。其中有一个说书的正在讲清河城城主勇斗各大家族和治理城池的故事。
楚山没有想到仅仅几年不见,世俗就有了自己勇斗恶霸,睿智贤明的称号,甚至老百姓都将楚山的事迹编成段子,在茶馆、酒楼等四处宣扬,现在想来估计周围百姓都知道了有这么一号从不为自己,一心想着他人的好城主吧!楚山也不在意,独自靠着窗户欣赏外面的景色,偶尔听听前面说书的将故事,虽然故事夸大了不少,但是情节推理的**不离十,这让楚山不得不感叹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现在楚山只是给了百姓一个生存的空间,百姓就对楚山感激涕零。这让楚山欣慰不已,对于自己今后坚持的路有了几分信心。世间百姓苦,自己能就一个是一个,竭尽全力,以求心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