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365看书 > 锦衣杀明 > 【第364章】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第364章】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关中地区,经过千年的发展,地力已经严重透支,土地的产出,已经是越来越低了。随着所谓的小冰河期的到来,关中地区会越来越干旱,越来越寒冷。这会导致粮食的产量更低。当大面积的灾荒出现的时候,必然会产生大群的流民。这些流民就好像是干透的柴火,只要有人往里面扔入火星,马上就会燃烧起来。

如果他徐兴夏接手整个陕西,自给自足的难度,也是相当大的。陕西境内,人口的数量太多了,军镇的数量也太多了。这么多的人口要吃饭,土地就只有那么一点,他就算是有逆天的本事,都不可能创造奇迹。粮食是不可能从天上掉下来的。除非是土地的亩产量,能够大放卫星,达到每亩十万斤以上。这可能吗?当然不可能!既然不可能,那还是先别去陕西了!

从发展畜牧业的角度来说,向北发展也更加的有利。相对于宁夏镇的北部而言,巴彦淖尔草原,更加适合于养殖牲畜。这里水草丰美,气候宜人,无论是马、牛、羊,在这里,都能找到合适的生存空间。在以前的朝代,这片地区,一直都是中原王朝重要的战马产地。一旦丢掉了这里,战马的供应,就要出现问题了。

从军事战略的角度来说,巴彦淖尔草原的地理位置,也有巨大的优势。它的北面,就是大漠,鞑靼人的老巢。东面,则是蒙古大草原,蒙古人的老巢。西面,可以到达哈密、叶尔羌等地,沟通西域。只要占据了这里,就可以掌握战略上的主动权。

唐代的朔方节度使,就是设置在这里。后世的五原誓师,也是发生在这里。现在,朔方节度使的遗址,还可以在黄河岸边找到。只要在合适的时候,在五原又或者是其他适合的地方,建立一个据点,驻扎军队,白衣军就可以有效的控制整个巴彦淖尔草原。只要白衣军在巴彦淖尔草原站稳了脚跟,宁夏镇就安全了。

当然,要一下子在巴彦淖尔草原建立据点有点难度。估计北面的鞑靼人,还有东面的蒙古人,都不会轻易让白衣军进驻这里,从而近距离的威胁他们。但是,白衣军可以沿着黄河西岸,建立多个据点,一步一步的逼进巴彦淖尔草原。每个据点之间,都使用道路相连,骑兵可以快速的机动增援。每个据点都配备一定数量的火枪队,即使有游牧民族的骑兵大举来攻,也能坚守一段时间。

后世的乌海市,就是在宁夏镇和巴彦淖尔草原之间建立起来的。可见,这种依靠据点不断延伸的办法,是切实可行的。游牧民族最怕的是什么?就是汉人的据点。只要汉人军队建立了坚固的据点,他们就会感觉到非常的无奈。如果白衣军使用水泥作为基本建筑材料,修建起大量的烽火墩,只怕游牧民族会很受伤。

“大人!”明昊忽然到来。

“说。”徐兴夏点点头,随口回应。

“大人,黄河东岸有些情况……”明昊谨慎的报告说道。他说,白衣军的斥候队,在例行巡逻的时候,发现黄河东岸,来了大批的逃亡百姓。他们是从东面的戈壁滩过来的,似乎走了很长的道路。经过盘查以后,发现他们居然是来自延绥镇的军户。

那些逃亡的军户还透露,延绥镇内部出现了一些问题,情况比较混乱,后面还会有大量的军户逃亡过来。数量虽然不会很多,三五万人可能还是有的。如果延绥镇内部混乱的情况得不到有效的制止,可能还会有更多的军户试图逃亡到宁夏镇。

“延绥镇的军户?”徐兴夏心思微微一动。

现在的他,最盼望的东西,一个自然是金钱,另外一个就是人口了。黑山营目前的人口数量,还大大不够。没有充足的人口数量,就没有充足的劳动力。没有充足的劳动力,就没有强大的生产力。因此,想方设法的增加人口数量,是当务之急。

但是,宁夏镇的其他卫所,愿意逃亡的军户,基本上都逃亡到他的地盘上来了。能拐卖过来的,也基本都被拐卖过来了。剩下的,都是有点不太情愿逃亡的。除非是他加大吸引人口的力度,给予更多的优惠政策。否则,短期内,黑山营周围的地区,人口数量是不可能快速增加了。但是,如果政策太优惠了,给出的好处太多,他本身又要入不敷出了。这本来就是很矛盾的事情。

没想到,正在进退两难的时候,延绥镇的军户居然救急来了!z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麻痹的,宁夏镇这边不好动手,延绥镇倒是不妨考虑啊!我接受逃亡的军户,谁也没有办法攻击我吧?要说到军户的数量,延绥镇要比宁夏镇更多。宁夏镇才十个卫,延绥镇可是有足足的十三个卫。只要随便逃亡一两个卫的军户,他就很满足了。

“走!”

“夏可舞!”

“咱们去看看!”

徐兴夏站起来,兴致勃勃的说道。

说干就干,很快,徐兴夏带着龙骑军的五六百人,出现在黄河东岸。龙骑军的统领,正是夏可舞。他可以说是白衣军中最年轻的统领,比徐兴夏还小三个月。他也是各位统领中,表现最活跃的,经常将火枪当做肉搏工具。同时,他还是文化水平最高的。他居然懂得三百多个汉字,在白衣军里面,算是非常了不起了。

那些被拦截下来的逃亡军户,都被暂时集中起来。徐兴夏随意的观察了一下,发现他们的成色很复杂,三四百人里面,有老有少,有男有女,还携带有不少的杂七杂八的家当。看来,他们都是全家一起逃亡过来的。其中,还有两个军户家庭,似乎是小旗级别。不知道延绥镇那边,到底是怎么回事,居然连小旗都逃亡了。

这样的逃亡方式,徐兴夏是最欢迎的。整个家庭都搬迁过来,是最稳定的,成本也是最低的。只要他们到达黑山营地区,就可以进入农庄,给白衣军干活了。同时,他们也可以依靠自己的双手,赚取到足够的报酬,养活他们自己及家人。

(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