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黄豆的亩产很高,榨油之后,剩下的豆粕也不用浪费,还是最好的饲料……尤其是黄豆能够固氮,因此黄豆和麦子轮作,还能保持土地肥力,提高产量。
最最关键,豆油清香优质,用来炒菜再好不过了。
当下大宋的黄豆缺口,大得吓人!
就算用最低级的标准来算,每家每年十斤油,大宋的户口差不多三千万,按照黄豆一成多的出油率,就需要两千五百万石的黄豆。
而大宋自产的黄豆也不过是一千万石……注意了,这里面还不包括豆制品的消耗,也就是说,大宋的黄豆缺口在两千万以上。
事实上会更多,道理很简单,十斤油怎么可能够一家的消耗,如果允许的话,哪怕多几倍也没有问题的。
“官家,臣弟打算在辽东开发千万亩良田,全部用来种植黄豆。”赵构信心满满道:“柴米油盐,油尚在盐前……只要做成了,我大宋的民生就真的超过汉唐,是真正的丰亨豫大了。”
“你们的荷包也就丰亨豫大了。”赵桓不客气道:“朕可以明白告诉你,辽东的土地你们可以染指,但是绝对不能只给你们!”
“那,那还有谁啊?”
赵构傻眼了,他是真的想不出来,还有人能比他们这帮人更有实力……赵构想多问。奈何赵桓却是不愿意了。
只是批给了赵构一千五百万贯的国债,让他负责承销。
赵构返回了康国,把事情交代下去,顿时就炸了锅了!
一千五百万贯,瞧不起谁啊?
咱不说别人,光是投资高丽成功的九牧林家,此刻就有千万贯的实力。
这倒不是说林家有这么多钱,可架不住人家名声好啊……试问哪个八闽商人,敢不卖林家面子,更何况还是有利可图的事情。
向高丽迁居,好处已经显现出来,船舶往来,商货运输,获利之大,难以估算。
一艘装满茶叶的船只过去,怎么也有五千贯以上的纯利。
高丽有利可图,辽东就没有吗?
不能够啊!
毫无疑问,人的观念改变,能带来的东西太多了。
在赵桓手上,大宋已经进化出了三个世界,而且这三方都相当骇人……首先就是广大的大宋腹地,这里奉行均田平役,是个相对均衡稳定的农业社会。
经过战乱的摧残,这些地方快速休养生息,恢复元气。构成了大宋的基本盘。
然后就是康国……这里商业发达,不但继承了大宋一百多年的积累,还经过赵桓的催化,有政策优势,在赵构的治理下,迅速成长为一个唯利是图的资本世界……在这里可以得到充足的资本支持,筹措海量的金钱。
再之后,就是长城内外的军功世界了。
这里奉行军功为主……凡是立下战功的,都能得到一块土地,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农场,牧场,过着军事贵族的生活。
他们毫无疑问是对外用兵的受益者,能够给大宋提供充足的兵源,很多年轻子弟都主动投军,成为了源头活水。还有,长城内外的农场和牧场,又提供了相当数量的牲畜和粮草,甚至还有兵器,也减轻了后勤压力。
总而言之,万事俱备,只等一道旨意了。
只不过赵官家迟迟没有降旨,并且把吴玠叫到了宫里。
这事情就奇了怪了。
作战计划是曲端弄的,出战请求是韩世忠提出的,诸多的军中将领也是赞同的。
赵桓为什么就盯上了不声不响的吴玠啊?
莫非赵官家还不好下最后的决心,要请教这位军中战神?
众人猜测许多,可唯独吴玠知道,他有麻烦了。
“晋卿,你说朕等个三五年,把耶律大石和兀术都靠死了,然后再出师草原,接手留下来的地盘,是不是会比现在容易许多?再有三五年,朕的国库也会很充裕,军制改革也能彻底完成,到时候战力还能提升一截,你说,为什么朕不该等待,一定要现在出兵?”
赵桓劈头盖脸,就是质问。
吴玠愣了,为什么?道理韩世忠不都讲了吗?
赵桓看着发愣的吴玠,忍不住冷笑,“韩世忠拿着年纪逼迫朕,让朕不能不答应……朕问你,这算不算是强迫君父,以下犯上?”
“啊!”
吴玠吓得连忙跪倒,“臣,臣有罪!”
赵桓淡淡道:“是你怂恿韩世忠的吧?”
“这个……也不能说是,毕竟他也有出兵之心。”
赵桓呵呵道:“你啊,吴晋卿!你比韩世忠有心眼,比曲端内敛……朕的几位大将里面,就属你心思最多,深不可测啊!”
吴玠吓得浑身冒汗,后背都被湿透了。
“官家,臣,臣该死!”
千言万语,只剩下这一句了,吴玠在地上不停颤抖,仿佛在等待宣判似的。
哪知道赵桓竟然伸手,拉起了吴玠。
“晋卿,朕也不是草木之人,朕也有心,也有感情……朕又怎么舍得让你们慢慢凋零!”赵桓用力攥着吴玠的手臂,不停摇晃!
“这一战好好打,打出中兴名将的风采!”赵桓又道:“等打赢了,朕会分割塞外之地,给你们这几个王爷实封,和朕共享天下,于国同休!”